随着暑假来临,不少家长为孩子选择校外培训机构,为进一步落实上级“双减”政策,切实减少校外培训领域消费纠纷,区教育局收集整理了一批校外培训机构消费纠纷案例,请广大家长和学生暑假期间理性选择校外培训机构,提高消费安全意识。
某地一校外培训机构通过高额的预收费,收取家长费用后一夜之间线下门店全部关闭,各大家长群被通知停课,员工、家长多渠道进行维权,但机构已将相关资产转移,无法进行退费,群众经济财产损失严重。
某地一校外培训机构由于经营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期间员工、家长通过多渠道进行投诉、举报、维权寻求退费,但机构无法退费,群众经济财产损失严重。
某地一校外培训机构,在培训前向家长承诺协议班考不过包退全额费用等条款,但后续学员要求机构进行退费时,机构却无法兑现承诺,仅能采取分期退费等方式,群众经济财产收到损害。
某地一校外培训机构,在预付式缴费前没有与家长签订《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而是机构自己拟定的服务合同,其中霸王条款规避了相关的法律风险,家长在意识到消费权益受侵害之后开始维权,但因合同条款漏洞百出以及家长没有保留好消费凭证造成维权困难。
为防范消费风险
警惕消费陷阱
维护消费权益
宝安区教育局再次温馨提醒
广大家长朋友们
务必做到四个“三”
即“三步骤”“三必须”“三不超”“三警惕”
要核对《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及公示信息,签合同要统一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要确保实际课程与宣传内容一致,拒绝隐形变异培训。
必须使用监管账号,从“先学后付”“全国校外培训机构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专用监管账号”“银行数字人民币预付式收费账号”三种模式中选择一种进行缴费;必须确认资金监管,费用不能直接进入个人账户;必须留存消费凭证,索要正规发票或电子合同,拒绝白条收据。
不超时长,单次缴费不超过3个月或60课时;不超金额,单次缴费不超过5000元;不超周期,续费不早于新课开始前1个月或剩余20课时。
警惕包括宣称“名校师资”“包提分”“无效退款”的虚假承诺;警惕包括以“分期贷款”“培训贷”等方式变相收费;警惕包括绕过监管平台缴费或承诺高额返利等手段的非法集资。
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
2025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