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2025年暑假将至,为巩固“双减”工作成果,切实减轻中小学生校外培训负担,保障家长和孩子的合法权益,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平安、祥和、快乐的假期,区“双减”协调机制办公室向您温馨提示如下:
真诚希望家长朋友遵循教育规律和孩子成长规律,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着眼于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综合素质,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和禀赋特质,理性看待参加校外培训的作用,切勿盲从攀比,随意或过度为孩子安排校外培训,避免加重孩子心理和生理负担。暑假期间请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与休息时间,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让孩子们亲近自然、体悟亲情温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根据国家“双减”政策规定,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间,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开展学科类培训。请广大家长朋友不要安排孩子参加校外培训机构的学科类培训,不要参加以“咨询、文化传播、素质拓展、竞赛、思维训练、游学、研学、夏令营、托管”等名义违规开展的学科类培训,不要参加在职中小学教师组织和参与的有偿补课。
如您的孩子有非学科类培训的需求,请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理性参加,务必做到“四查”:
校外培训机构应取得“一证一照”。“证”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照”指的是《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
正规培训机构应公示教师的资质证书并在培训场所的公示栏中明确标注,如教师资格证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家长应核实教师是否具备相应资质,避免选择无证或不具备教学能力的人员从事培训工作。
家长应与培训机构签订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并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包括服务内容、退费政策、违约责任等。合同应加盖培训机构公章。
确保培训机构的培训项目在审批、登记的许可范围内,避免参加违规开展的学科类培训。
在正式报班前,请家长务必实地考察,仔细检查场所的安全情况。正规校外培训不会开设在简易建筑、地下室、车库及其他有安全隐患的场所,要确认应急通道是否畅通无阻,防盗网是否设有逃生窗口,楼梯通道是否存在“飞线充电”和电动车堵塞的情况,卫生安全和安防设施是否到位以及监控视频是否全面覆盖,有无组织学生安全逃生演练。
如您确定孩子要参加非学科类培训,缴费时务必通过“先学后付”、国家监管服务平台专用监管账户、数字人民币收费账号三种形式进行缴费,确保预收款受到监管,不要一次性缴纳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一次性缴纳金额不要超过5000元。特别提醒不要贪图便宜,参加所谓的“大额促销”,避免上当受骗。付款后务必向机构索要正规发票或收据并妥善保管。这些单据将是您维权的重要凭证,确保您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家长朋友们
让我们携起手来
共同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构建和谐教育生态
一起守护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最后
祝您和您的孩子度过一个
健康、充实、快乐而有意义的暑假
宝安区“双减”协调机制办公室
2025年7月10日